第223章 我会慢慢走

类别:科幻灵异 作者:青青不缀字数:3341更新时间:25/10/19 21:24:11
    “无论去与住,俱是梦中人”

    王勃的《别薛华》是一首送友人的诗。

    “滴……滴……”房间里除了心电监护仪规律而机械的滴答声,还多了一种声音。

    眼泪无声地滑落,一开始只是几颗,随即变得汹涌,沉重地砸落在洁白的宣纸上。

    盛葳的肩膀开始微微颤抖,她哭了,像是不知所措,又带着情绪决堤的悲伤恸哭。

    病房里的人,表情瞬间变得凝重,但他们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,只是屏息看着。

    周墨看到盛葳突然落泪,脸上露出不忍和黯淡,解释的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沉痛:

    “这是我父亲去世后,我整理遗物时发现的,他在半个月前因车祸……走了,但他留下书信,嘱咐我一定要把东西交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对不起……对不起……”盛葳哽咽着语气,“是我……是我害死的他……”

    他见她情绪激动,连忙安抚:“您别激动,这怎么能怪你呢,那是意外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!就是我!”盛葳猛地打断他,情绪和泪水一样汹涌决堤,颤抖着语无伦次:

    “我在梦里看见,看见有两个人抓着我赶路,我在路上,路上遇到他,他问我要去哪,我说不知道……他把我给推开说……”

    盛葳泣不成声捂着脸,“他说……‘你还年轻,不要着急赶路,要慢慢走’……”

    她哭得撕心裂肺,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、愧疚、悲伤都借着此刻彻底宣泄出来。

    “然后我就醒了!该走的人是我!该死的人也是我!对不起……真的对不起……”

    她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,反复地道着歉,将脸埋进宣纸里,肩膀剧烈地起伏。

    她其实一直为那个梦心神不宁,就在刚刚看到周墨的一刹那,已经什么都明白了。

    病房里的人都沉默着,医生的叮嘱言犹在耳,她心里积压了太多情绪,需要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,或许能是解离缓解的转机。

    谁也不会想到,打破这坚冰的,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,也不是生死与共的同伴。

    只是一个与他们毫无瓜葛的普通人。

    平心而论,盛葳与那位老人交集并不算深,满打满算相识不过四年光景。

    他们之间,更像是一对忘年交的朋友,谈论的多是普通的笔墨纸砚,山水画意。

    衡量生命的重量,有时并不需要多么壮烈轰动的理由和场面。

    有时,只是一个慈祥的长者,对一个迷茫年轻生命最本真的忠告和最后的守护:

    “你还年轻,不要着急赶路,要慢慢走。”

    然后,轻轻将她推开,推离了那条通往幽冥的捷径,自己却踏上那永恒的归途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出院后的第一件事,盛葳没有回任何一处住所,而是执意要去一个地方,那位在梦中将她从死亡边缘推开的老人的长眠之地。

    出乎意料的是,张慕尘、张海客、张海楼、张海侠、张海洋、张千军万马、张九思,甚至是沉默的张启灵,都默契随行。

    那种后怕与愧疚后知后觉地涌上心头。

    差一点,在他们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层面,他们曾经真的差一点就要永远失去她。

    他们感谢这位伟大的老人,用生命的余晖奋力一推,为他们留住了至关重要的人。

    这份恩情,沉重如山,他们理应亲自前来,献上属于张家最郑重的感谢与敬意。

    那天是沉郁的阴天,但没有下雨,仿佛连天空都在克制着哀伤,留出一片空白。

    车队随着周墨的指引,缓缓驶入郊外的公墓,这里环境清幽,松柏常青。

    一行人穿着肃穆的黑色衣衫,手持素净的白菊,在公墓形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。

    盛葳走在最前面,她的状态有所好转,身体也在逐渐恢复,只是比以往清减许多。

    她的脸庞线条似乎也因此事褪去了最后一丝稚嫩和柔软,多了几分淬炼出的坚毅。

    那双绿眸依然清明,只是从此多了一抹挥之不去的薄雾,没有人能够触及的薄雾。

    当她与张启灵他们站在一起时,那种仿佛背负着无尽过往的气质,已然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没有人再提起古楼里发生的一切,那些真相和痛苦,被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,那是需要时间慢慢消化的隐痛,他们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来到墓前,照片上的老人笑得儒雅。

    盛葳缓缓俯身,将白菊轻轻放在墓前。

    张家人依次上前,献上手中的花,然后深深地鞠躬,表情是清一色的肃穆与庄重。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周墨看着这一幕眼眶微红,神情哀戚而克制,轻声对盛葳说:

    “父亲他……走得很安详,没有痛苦。他能帮到你,想必也是欣慰的。”

    盛葳凝望着墓碑许久,墓园里起了风:

    “您放心,我会慢慢走。”

    声音很轻,却带着破茧重生后的力量。

    她没有就此消沉,所有人都能感受到。

    这场几乎夺走她一切的劫难,这场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清醒,是淬炼她的烈火。

    阵痛过后,不只有灰烬,还有涅槃。

    下台阶的路上,盛葳与周墨并肩而行,她主动开口,声音平静:“你毕业了吗?”

    周墨似乎有些意外她会问这个,老实回答:“哦,快了,马上就大四要毕业了。”

    “学的什么专业?”盛葳继续问,目光盯着脚下的石阶,语气平淡得像在聊天气。

    “金融学,在复旦。”周墨如实回答。

    “工作呢?找到了吗?”盛葳又问。

    “工作……机会倒是有很多,”周墨挠了挠头,语气带着毕业生的迷茫,“就是……还不确定以后留在哪个城市发展。”

    盛葳像是知道些什么,侧过头看了他一眼:“你父亲的店,你自己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周墨不明白话题怎么又转到店上了:

    “店?我还没仔细想过。可能……要转手吧,我对经营字画店没经验,也……”他顿了顿,有些黯然,“也怕睹物思人。”

    盛葳点点头,声音清晰地传入他耳中:

    “如果你没有计划,我可以盘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周墨愣住,停下脚步看着她。

    盛葳也停了下来,转身面对他:

    “你以后可以就留在北京工作,如果你不介意的话,你愿意留在我身边工作。”

    她补充道,“当然,现在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,因为公司现在暂时还不是我的。”

    周墨有些不知所措,下意识地以为这是盛葳出于愧疚想要补偿他,连忙摆手:

    “盛小姐,您……您真的不用这样!我父亲的意外跟您没关系,您不用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一部分原因,确实是我想补偿你。”盛葳摇摇头,打断他,语气真诚。

    她话锋一转,眼神变得更深沉,“但更多的原因,是我想完成你父亲的遗愿。”

    她顿道:“他给我的信,我已经看了。你知道……你不是周老亲生的孩子吗?”

    周墨眼神一黯,缓缓点头,低沉道:

    “……我知道,我是亲戚家过继过来的,父亲在我之前,其实还有一个儿子。”

    “听长辈们说,他是个天才,十三岁就被清华录取了,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,没有去上学,人也……再也没有回来过。”

    “母亲也因此忧思过度,身体一直不好,后来我就被过继过来,没过几年,母亲就因病去世,家里就只剩下我和父亲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”盛葳颔首,声音凝重,“但这件事细想之下疑点颇多,可能很复杂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细节我现在不能告诉你,但我要完成他的遗愿,查清那孩子失踪的真相。”

    周墨怔住,查清哥哥失踪的真相?这是他从未敢深想,也自觉无力触碰的事情。

    她又回到之前的话题:“当然,其实还有更现实的原因,哪怕我有了公司,也并不擅长经营管理,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。”

    “但出于某些原因,我很难轻易信任外人,”她扫过周墨带着书卷气的青春脸庞,

    “但我觉得,我可以信任你,你也可以相信我。”

    “经营公司?”周墨被这一连串的信息砸得有些反应不过来,下意识脱口而出,

    “可我只是一个没毕业的大学生啊!”

    “哪怕你只是一个大学生。”

    盛葳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,却让人莫名觉得信服,她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资历深浅。

    没经验正好,一步步培养的人才放心。

    她从口袋里摸出手机,递到周墨面前:

    “如果你愿意考虑的话,这个手机拿着,具体的细节,以后我会告诉你,你可以先按照你的计划走,多积累一些经验。”

    “我可以保证会让你在你的专业领域大放异彩,但我的要求只有一个——忠诚。”

    她看着周墨的眼睛,一字一句清晰道。

    微风拂过,吹动两人的衣角。

    周墨看着面前的手机,又看向盛葳。

    她明明刚经历过巨大悲伤,此刻却淡定得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,尽管他早就察觉到眼前这群人气质非凡,绝非普通之辈。

    她的话,指向着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、充满未知挑战却也可能是巨大机遇的未来。

    那不仅是一份工作,或许也是个会改变人生轨迹的邀请,谁听到都无法保持平静。

    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,周墨感觉喉咙有些发干,他深吸一口气,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涌入肺腑,却无法平息内心的波澜。

    最终,他伸出手,接过了那只手机。

    “我……我需要一点时间考虑。”他声音带着犹豫,但并没有直接拒绝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盛葳点点头,表示理解,转身继续向山下走,背影单薄却透着一股决绝。

    周墨站在原地,看着她的背影,山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,也吹乱他此刻的心绪。